去迪拜打拼,故事犹在,我亦无怨无悔!

去迪拜打拼,故事犹在,我亦无怨无悔!

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里,有一种品质非常耀眼,就是勤劳和质朴,大部分出国的同胞,都把这种品质带到了迪拜。

他们不辞辛劳地工作,放弃了无数个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日子。

转而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赚钱,两年三年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,最后带着一笔钱从迪拜回国。

也有在国外一待就是七八年,十几年的,牺牲了太多东西。

可如果你问起来这一路有没有后悔过,就会得到一个让人十分感动的答案:“辛苦我一个,幸福我全家”

“人活的不就是个这吗,你一个快乐幸福很容易的,但你让一个家庭变得幸福,那才是真的了不起。”

这是晓峰对我说的原话。今年不到40岁的他,来国外八年多了,为省钱他总共只回去过两次。

穿的衣服全是同事们送的,身边朋友都嘲笑他来国外一点也不洋气,他总是笑笑不说话。

出国后的洋气是什么呢?

用自己辛苦打工挣来的钱买好吃好用的?还是抱着出来玩的想法,把国外那些新奇的地方都逛一遍?

享受生活是最容易的,可主动担起责任,无怨无悔地走上一条更为艰辛的路,显然更让人动容。

每个人在国外打拼的朋友,可能都曾听过纪录片《含泪活着》的故事,丁尚彪最早来日本是为学习的。

在北海道的阿寒町,他和一众同胞为了未来努力学习,最后却不得不迫于生计逃离这里,在日本打黑工。

在此期间,他的想法发生转变,眼见自己的学业无望,于是老丁将全部心血花在女儿身上。

拼尽全力打工,他既做清洁工,又做工人、厨师,一天打好几份工,晚上回到住所还坚持学习,只为将女儿送往美国留学。

15年的打拼岁月,一家人天各一方,辛酸、思念、喜悦的感受夹杂在一起,让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影片最让我难忘的一个细节是,老丁的妻子终于来到了日本。

团聚的喜悦淡去之后,她看到老丁生活的住所是那么破败,听到老丁说“十几年啊,确实辛苦一点”。

妻子的委屈和心酸一瞬间都涌了上来,他们都避开彼此的视线,忍住不让眼泪落下来。

屏幕之外的我也落泪了,看着自己同样简陋的房间,想一想每次在电话里和家人说得我很好。

多年的漂泊生活好像就剩下几个瞬间,离家时的不舍,在国外打工的孤苦,想家时的寂寞。

等到情绪过去后,我又浑身充满力量,没有老丁在国外的隐忍,怎能有15年后的幸福生活。

正是这样的隐忍, 奏响了他们含泪生活的乐章。

出国后大家有时候很坚强,为了实现一个目标,好像没有任何事可以打倒我们,可有时候也会很脆弱,一件小事就让人的情绪彻底崩溃。

可最后我们看着自己创造的成果,还是会平静地说一句,我无怨无悔。

就像那句话说得那样:挫折会来,也会过去,热泪会流下,也会收起,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,因为,我有着长长的一生。

标签: